文库网
首页 > 小短文

梅洁:关于阅读的随感

2022-03-10 来源:文库网

梅洁:关于阅读的随感


一   作为职业写作者,毫无疑问读书是要伴随终生的。但你要问我这一辈子读了多少书,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按年均计算,绝对没有可能与以色列人相比(以色列人年均阅续60至65本书),也完全不能与俄罗斯和美国相比(俄、美人年均读书50至55本),甚至不能与韩国比(韩国年人均读书11本)。尽管如此,我依然可以无愧地说:我是在不断地阅读与写作中成长为今天我这样的一个人----   因为阅读和写作,我总在感念着的点点滴滴,无论是爱与恨、希望与失望、困境与挣脱、友谊与背叛,抑或是温暖与痛楚、与苦难都让我沉浸,都让我流泪。在这无数遥远而贴近的感念与沉浸中,一颗原本麻木的心变得多感,一双原本愚钝的目光变得深情。这个时候,我还是过去的我么?   因为阅读与写作,我开始不断审视人类和自身,包括生存、命运、历史、现在、未来,包括哲学、宗教、艺术、人性……审视的过程是不断学习、积累的过程,是不断向真向善向美的过程,是精神不断受洗和提升的过程,当所有的过程嬗变为信仰、道义、自律、宽容、同情,嬗变为谦逊、善良、理解、公正等诸多性德时,我还是过去的我么?   因为阅读与写作,我一天天学会像农人忍受饥饿、暴晒、寒冷、大风、疲惫、旱涝灾害的打击那样忍受焦虑、困惑、迷惘、屈辱、排挤对我的困扰和煎熬,而日复一日地进行韧性的战斗,最终一丝不苟地将自己心灵和思想的话语填满稿纸的每一个格子,这个时候,我还是过去的我吗?   当贫乏变得丰满,当浅薄变得庄严,当浮躁变为淡定,当热闹变为安静,我看世界、看街景、看人的目光、眼神和态度还会和过去一样么?   我坚信,是一生不间断的阅读与写作,上苍才赐予并实证了我活着的意义。   二   我多次读到一位哲人说的话,大意是:童年的暗示决定人的一生。   我还不断读到更多人的认可:今天的行为,源自挥之不去的童年。   而来自西班牙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和心理治疗师白大卫强调:童年那些强烈的事件、创伤,以及由此造成重大影响的经历,是一种生命“刻录”。每一次经历重大的刻录之后,我们就会有一部分保持在那个年龄的状态,不再长大。   又说:发生了重大的刻录之后,当时的每一个细节都会留在无意识头脑中。刻录包括正面和负面两种。负面的刻录就是我们常说的“创伤”。   我曾用许多文字表达过我对童年“负面刻录”、也即“创伤”的震惊和恐惧,哀伤和疼痛。但我现在想顺着白大卫的研究思路,特别想说说童年的“正面刻录”。我相信无论是童年的“正面刻录”还是“负面刻灵”,最终都构成了我成人后的行为模式和我情感世界的基准。   作为一个童年、少年、青年时代都极其热爱体育运动的人,作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一个国家健将级运动员的女儿,此刻没有什么比让我怀念两代人的生命状态而更令我充满感动。   1957年冬日的一天,下班回家,拿了一本《新体育》杂志,封面是我国跳高运动员郑凤荣剪式越竿的彩色照片--1957年11月17日,20岁的郑凤荣在田径赛事中地跳过了1.77米,打破了由美国运动员麦克丹尼尔和罗马尼亚运动员巴拉斯共同保持的1.76米的世界纪录。她因而成为我国第一位打破世界纪录的女运动员,也是我国第一位打破田径世界纪录的运动员,还是1936年以来亚洲第一位打破田径世界纪录的运动员。   父亲晃动着手中的《新体育》杂志,用近乎排比式(我长大后懂得了排比句)向我和弟妹夸赞着郑凤荣。那声音的高亢、那身影的矫健成为我一生的怀念。   郑凤荣是采用剪式跳高姿势打破世界纪录的。郑凤荣常常光着脚练习,每天上千次地在沙坑里跳跃、、越竿、翻滚……   午饭间,父亲继续兴奋地向我们讲述着郑风荣。   几十年过去了,我都始终难忘父亲那一日的亢奋,难忘杂志封面上那个身着红色运动衫、短发飞扬、紫燕般剪着双腿飞越跳竿的大姐姐,难忘地球上第一位只依靠助跑、蹬地、发力而飞跃空中的美丽女子。我把父亲的《新体育》杂志读了一遍又一遍。   自此,那生命美与力的瞬间在我12岁的心灵里“哔哔剥剥”燃起了熊熊的理想火花,我居然发疯地想长大后也当个跳高运动员,去打破世界纪录。我自觉地开始强化训练--每天午饭后或放晚学后,我就在小学校操场边的沙坑里,独自一人几十次、上百次地跳跃、翻滚、越竿……打着赤脚,疯了—般。在此之前的这个时间里,我总是草草吃完饭撒着丫子跑新华书店或钻进教室抢着看长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青年近卫军》、《卓娅和舒拉的》、《母亲》、《沉浮》、《青春之歌》等等。后来的年代里我没有长高,我不知12岁的我那时有多矮,但我清楚地记得,在半学期内我居然越过了1.10米的跳竿,我的跳远成绩达3.88米,超过班上乃至全校所有男女同学!   父亲知道我迷上了体育运动之后很高兴,总说“向郑姐姐学习”的话。他开始有步骤地训练我的短跑速度和弹跳力,从如何起跑、如何摆臂、如何越竿一一教起,纠正过去所有的不规范动作……父亲总是50次、100次地让我高抬腿原地跑,50次、100次地练习“起跑”,父亲一有闲暇便带我在跑道上练,在沙坑里滚。父亲说,没有起跑时的爆发力和弹跳力,是跳不高的。父亲还说,想当运动员,就不要怕吃苦,没有顽强的毅力和意志是成不了事的。   后来,我在全专区小学生运动会上获得60米短跑第一名;高中时代我能以14秒1和13秒9的百米速度,5次参加襄樊市(今襄阳市)和湖北省的青少年运动会并取得100米、200米的好成绩;在女子400米接力、800米接力赛中老师总是安排我跑第一棒;高二时,在全市中学生女子乒乓球淘汰赛中,我过关斩将,36场激战后取得了冠军,最终获得国家体委颁发的乒乓球等级运动员三级证书,这是那个城市的唯一;我为队长并担任右前锋的校女篮队打败襄樊无敌手;高中三年我一直担任校学生会文体部长,直到考上大学我依然担任来自13个省、31名男生和女生的体育班长……   我想,这一切都应该是来自童年时的那一期《新体育》杂志的暗示,是另一个运动生命信息的“正面刻录”。在我为理想奋斗的真情中,一个女子飞跃跳竿的红衣衫,始终旗帜般飘扬在我前行的旅途中。   三   在我看来,文学经典的魅力就在于各个时代都能够以各自的方式解读,可以有新解,但是要尊重那个时代。比如,前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我童年与少女时期,无论是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还是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他们都曾是我生命奋斗的旗帜和典范。即使今天,奥斯特洛夫斯基那种顽强与病魔和死神搏斗、把有限的生命全情奉献给国家和理想的精神,依然很具当代意义。   “人最宝贵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这段,曾飓风般鼓舞了我和我们那一代人。我把这段名言抄写在笔记本上,一直从小学带到中学,从中学带进了大学。   我是一个守规矩的学生,但上课偷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学生时代唯一的一种犯规。小学四年级时,我的课桌面有一个一指宽的裂缝,我把书放在桌屜里,上课时我总是用手轻轻推移着书,从裂缝里一行一行地偷偷看《钢》书。老师发现后没收了此书,但两天后又还给了我。我抗拒不了书中的诱惑,仍继续从桌缝里偷看……   高中时,我的作文获了“状元奖”,奖品是两本书,一本是《青春之歌》,一本居然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曾让我惊喜不已,让我的同学羡慕不已!   我这一生,面临着太多的挑战,但我顽强地选择着自己的命运。   我选择奋斗和挣脱,以至使我背着“政审不合格,不同意升学”的枷锁,硬是小学毕业考上中学、中学毕业考上高中、高中毕业考上大学;我选择文学,以至使我这个在大学学了五年经济专业、毕业后从事了14年经济工作、35岁才改作文学的人,今天已成为发表、出版了700余万字、33部个人专著的写作者;我选择婚姻,我用毕生的爱创造了一个可依可靠、可同甘也可共苦的家;我选择生育,使我拥有了两个聪睿、善良、极富同情心和正义感的儿子;我选择自尊自爱自强自律,我不想仰人鼻息不会阿谀奉迎不尚权不媚钱不依势,我守住人格良知走自己的路……   我用一生的努力选择了我这样的人生、这样的生活。   现在我想说的是,这一切,倘若完全摈弃当年那个12岁的小女孩从桌缝里偷看《钢》书,以及《钢》书里那个全身瘫瘓、手脚残废、双目失明还依然顽强奋斗、写作的“钢铁”男人赋予她的生命信息,那就太不公道了。其实,那时,命运已向她开启了一扇门……   感谢一生不断的阅读和写作,使我在尘世的挣扎中能清楚自己的位置和出路,从而坚守住自己精神的高处和远处。   梅洁 国家一级作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