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小短文

世界读书日:我们为什么要多读书?

2022-03-10 来源:文库网

世界读书日:我们为什么要多读书?


一直喊着要“多读书”,而实际上一本书要好久才读完的人不在少数,我也是其中一个。借“世界读书日”这个契机,我想和同样的你一起来探讨几个问题。   ——时光不老   我们为什么要多读书?   如果百度一下这个问题,会搜出很多种答案,最经典的应该是龙应台对儿子安德烈说的话: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   其实,成年人更应该读书。因为它具有现实的社会意义,它能提高个人的气质和修养,让你看到更大的世界,也更能促进社会的和谐。   爱读书的人,总是潜移默化地受书中思想的影响,时常总结和纠正自己不当的言行。与人交谈时,他会尽量用你能接受的语气和言辞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出口成“脏”,或者咄咄逼人,非要在气势上压倒你。   读书本身是个自我修行的过程,和所谓的“耿直”比起来,人们更愿意和“口吐莲花”的人交往。   看过的书总是记不住怎么办?   没有人能做到把读过的书全部背诵下来,就算你博览群书,在看到山河壮美的时候,你也许突然想不起“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那样应景的诗句。   甚至早晨刚看到的,到了下班后与朋友聚会,你依然无法用生动的语言与朋友们分享你的感受。轮到自己发言时语无伦次,简直变成了尬聊。   说到读书脑子“笨”,历史上非曾国藩莫属了。曾国藩有一晚在家读书,恰好来了一个小偷蹲守在窗外,准备等他睡觉后再出来行窃,不料曾国藩一篇古文读了许多遍仍然背不下来,小偷实在等不及,在外面大声说:这么笨还读书干什么?我都背下来了!然后将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所以,别再说自己笨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为了让自己多记住一些经典,我会在床头柜上放一支铅笔,看到书中精彩处就划出来,等抽空再整理到笔记本上。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是我们上学时经常用的学习方法,到了今天仍然适用,只是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在用它。   想读的书,是从朋友那里借   还是自己买?   上学时学过的一篇古文《黄生借书说》中有一句经典的话,“书非借而不能读也。”这句话曾风靡一时,但很多一知半解的人,只理解了它的字面意思。   其实,真正读书的人,都把书当成宝贝一样对待,看书前要洗手,不会边吃东西边看书,更不会将看到一半的书折页后随手一扔。不是自己的书,可能就没有这么爱惜,所以,他们是不愿意将自己精心呵护的精神食粮借出去的。   想看书的话,最好自己列一份书单,赶上“书香节”等活动日,一次性买回来。这几年,我就是这样攒书的,除去以前没舍得扔的专业书和《月报》《小说选刊》,单是中外文学名著,我就已经买了好几百本了,现在就差个把它们整理到一起的大书房了。   读到什么程度,   才能成为真正的读书人?   华罗庚把读书过程归结为“由厚到薄”、“由薄到厚”两个阶段。   刚开始拿到一本几百页的书时,可能会觉得头疼。当你读着读着,并从中领悟到它的精神实质后,这本书就变薄了。   但是,当你对它进行深入地研究,并辅以其它参考资料,为每一部分加上注解后,你对这本书的理解就变厚了。然后,你便有了厚积薄发的力量。   读书和不读书的人,三五日看不出来他们的区别。能感觉到有文化的那些名人,哪个都是读了上千本书的。   2001年,美国广播电视博物馆的全球年会在北京举行,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和70位各国主要媒体集团的主席和总裁出席。   大家聊着聊着,就聊到了文化艺术上,有位领导说他最崇敬的历史之一是弘一法师,然后突然转头,让杨澜给他们介绍一下。   杨澜毫无思想准备,还好没有慌张,赶紧在脑海里迅速组织语言,非常流利地答道,“弘一法师出家前叫李叔同,他是中国最早学习西方艺术的人之一,也是有成就的和画家,他作词的歌曲《送别》传唱至今。他把西方戏剧带到中国,也曾经男扮女装主演过《茶花女》。“   杨澜和董卿是很多人的偶像,不只是因为她们是名嘴,更因为她们“腹有诗书”。这样的女人,岁月才舍不得在她们身上“动刀”呢。   原创:回忆里的美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