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小短文

《关于读书》

2022-03-10 来源:文库网

《关于读书》


文者,以载道,以增识,以通阅,以,以寄托,以修身,以养性也!然文之源者,乃书载也!——题记   对于读书,大多人不是特别喜欢,甚至于反感。原因何在?大致是因为在物欲横流的如今,很少人能做到内心真正的宁静,做到真正的悠然自得。面对躁动压抑的现代,能够捧上一本好书,寻一处幽静的去处,忘却世俗,忘却纷杂,静静地享受,乐在其中,那将是一种深不可测的境界。所以人不仅要读好书,更要会读书。   读书,贵精不贵多,也要有方法。鲁迅先生曾言道:“倘只看书,便变成了书橱。”“差不多”先生,在中国的各方各面是再平常不过的。凡事一知半解,这样读书或做学问显然是不行的,读书从识到知,是一个艰难而又辛苦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积累的漫长过程,十人便有九人胆怯,十人便有九人无法坚持下去。而如何通彻一本书?那当然要从作者生平、创作背景以及时代意义等多个方面进行理解,事半功倍。然而不管怎样,决不可滥读书,重在精读,意在真正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因此读书时,读不得百本,便读十本;读不得十本;便读一本。一本书,反复研读,反复推敲,每有会意,即下笔记录,久而久之,就会懂得了书本的真谛,自然也会达到一个精通的程度。身在书中,那时的你会发现,其实处处充满生机,偶尔的失落,有时只有自己的执念在作祟。   读书,便要读好书。读书便要读一些有“营养”的书,看一些有价值的书。现在的社会,网络如雨后春笋,各种修仙、修真、升仙、炼药等玄幻小说广受热,当然我们不可否定这些作品的想象力和逻辑性。但当我们沉浸其中时,它们给予我们的是什么呢!只是让我们活在毫无意义地幻想和自我安慰的世界里,与现实渐行渐远,使我们面对现实的勇气荡然无存,而当有一天直面的残酷和突如其来,将无招架之力。而那些时代巨著、名人传记、史料文鉴等等一系列优秀文学作品却被人所抛弃,岂不是社会最大的悲哀!所谓好书,即读后有感悟,读后有震撼,能揭露一个时代的利弊,能使人正德尚行,能使人精神振奋,更能导人走上正途。   读书,是一种享受。试想一下,与岳飞一起“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梦回战场,爱国抗敌;与李太白一起“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快意恩仇,仗剑江湖;与苏轼一起“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无欲无求,乐观处世。在书的世界里,不必拘谨,不必在乎那么多的繁文缛节,也不必刻意去世界各地花大价钱、花宝贵的时间去现场看那些在玻璃罩里的,甚至仿制的东西,在这里可以随意穿梭于秦汉,游走在唐宋元明清,感受古罗马、欧洲的异国风情。所以读书时要使自己身临其境,想象作者勾勒的意境,所要表达的价值观,那将是一种非比寻常的精神享受。   读书,千万不可死读书。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如果迷信书中所说的一切,遇事只知纸上谈兵,自己没有独立的思想和怀疑的精神,这样不如不读书,否则反倒失去了自我,成为人们口中的书呆子。历史可以去借鉴,文学可以去学习,但那只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与当前社会总有些出入,总有些或多或少的不同。所以读书时应该用辩证的方法去看待问题,结合新时期的特点,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读后重在“活学活用”,自然就可以领悟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真正的涵义。   关于读书,总结一句话:读书者,以目观之,以笔记之,以多通之,以求获之,以博晓之,以无得之,以心悟之,以德待之,以古鉴之,以今变之,后能以己言评之,方可谓之善读也!读书不是绝对为了求取功名,它可以在你失落的时候给你安慰,也可以在你迷茫的时候给你方向。喜爱并擅长读书的人,不会抱怨命运的不公,不会责备生活的艰辛,时而像一位豁达的老人,笑看人生百态;时而又像一个天真的孩子,追梦无所顾忌。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总理少年时的志向,也应该是我们每个人的志向。最后借用一句话“灵魂和身体,总有一个要在路上”,青年人就该有青年人的那种朝气和乐观积极的处世态度。从此刻起,让自己爱上读书,使自己踏上追梦的道路上吧!   原创:吴世界
猜你喜欢